一、物流的基本職能
總的來說,物流活動可以分成物流作業活動與物流管理活動兩大類,物流作業活動又可以分為運輸(包括配送)、儲存(包括保管)、加工(包括生產加工和流通加工)、包裝、裝卸(包括搬運)、信息活動等六種,它們分別屬于動、靜、靜動狀態三種類型,運輸(包括配送)是物資的較大范圍的運動形態,儲存(包括保管)是物資的靜止等待形態,加工、包裝、裝卸、搬運、信息處理等都是靜動狀態下的物流作業活動,它們按不同的目的實行不同的集成,分別組成不同的集成化的物流活動。物流管理活動是對物流作業的管理活動,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作業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作業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
現在就物流活動各環節的基本功能作簡要介紹: 1、 運輸(配送)功能。運輸是物流各環節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物流的關鍵,物流的其他許多功能是伴隨著運輸功能而存在的,比如裝卸搬運功能。運輸的作用是使物資流體產生空間上的轉移,即物品從一個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地點,因為生產、流通和消費活動需要使物品發生空間轉移。沒有運輸,物品只能有存在價值,沒有使用價值,及生產出來的產品,如果不通過運輸,送至消費者進行消費,等于該產品沒有被利用,因而也就沒有產生使用價值。沒有運輸連接生產和消費,生產也就失去了意義。 2、儲存(保管)功能。儲存同樣是物流活動各大環節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產品離開生產線后到最終消費之前,一般都要有一個存放、保養、維護和管理的過程,也是克服季節性、時間性間隔,創造時間效益的活動。雖然人們希望產品生產出來后能馬上使用,使物流的時間距離,即存放、保管的時間接近“零”,但這幾乎不可能。既便從生產廠到用戶的直達運輸,在用戶那里也要有一段時間的存放過程,因此說保管的功能不僅不可缺少,而且很有必要。為了防止自然災害、戰爭、地震、海嘯等人類不可抗拒事件的發生,還需要進行戰略性儲備。3、 包裝功能。商品在生產、流通過程中,因為以下目的而需要包裝,進而表現為下列集中效應的包裝形式:一類是工業包裝,或叫運輸包裝、大包裝;另一類是商業包裝,或叫銷售包裝、小包裝。工業包裝的對象有煤炭、礦石、棉花、糧食等。工業包裝的原則是在物流作業過程中的運輸、裝卸、堆碼、發貨、收貨、保管,能保質、保量、促銷。工業發達的國家,在產品設計階段還考慮包裝的合理性、搬運裝卸和運輸效率性以及尊重搬運工的能力性(如每個包裝單位不超過24公斤,這樣的重量婦女也能承受)等。商業包裝的目的主要是促進銷售,包裝精細、考究,以利于宣傳、吸引消費者購買。 4、裝卸搬運功能。為了銜接儲存和運輸等物流作業活動,需要將物品從載體上卸下,或者從發貨地裝上載體,有時還需要進行很短距離的搬運作業,分為裝、卸和搬運三種業務。在實際操作中,裝卸與搬運是密不可分的,兩者是伴隨在一起發生的。在物流作業活動中,裝卸搬運活動是不斷出現和反復進行的,它出現的頻率高于其它各項物流作業活動,每次裝卸搬運活動都要花費很長時間,所以往往成為決定物流速度的關鍵。因此,物流系統一般都需要配備一定的裝卸搬運設備來進行大量重復性的裝卸搬運作業,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損耗。5、加工功能。在這里主要介紹以下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流動的過程中,為了方便流通、方便運輸、方便儲存、方便銷售、方便用戶以及物品充分利用、綜合利用而進行的加工活動。流通加工一般與生產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組織、生產管理方面并無顯著差別,但在加工對象、加工內容、加工目的以及加工所處的領域等方面有較大差別。在流通過程中對物品(此時已經成為商品)進行的加工實際上是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的延續。目前,流動加工對于銷售來說越來越重要了。6、信息處理功能。物流信息是連接運輸、保管、裝卸、包裝各環節的紐帶,沒有各物流環節信息的通暢和及時供給,就沒有物流活動的時間效率和管理效率,也就失去了物流的整體效果。產品從生產到消費過程中的運輸數量和品種、庫存數量和品種、裝卸質量和速度、包裝形態和破損率等信息都是物流活動質量和效率的保證,是搞好物流管理的先決條件。不斷地收集、篩選、加工、研究、分析各類信息,并以此為依據判斷生產和銷售方向,制定企業經營戰略,在國外已經不是新鮮經驗。 因此,物流信息功能是物流活動順暢進行的保障,是物流活動取得高效益的前提,是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的依據。充分掌握物流信息,能使企業減少浪費、節約費用、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概括地說,物流有四大綜合功能:(1)克服供需之間物資的空間距離,通過運輸、配送等方式,將供應者手中的物資轉移到需求者手中,創造物資的空間效用;(2)克服供需之間物資的時間距離,通過儲存、保管等方式,將供應者手中的物資轉移到需求者手中,創造物資的時間效用;(3)克服供需之間物資形狀性質的距離,通過加工的方式,將供應者手中所具有的形狀性質的物資改造成具有需求者所需的形狀性質的物質,創造物資的形質效用;(4)克服物資供應的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通過信息活動形成聯系運輸、儲存、裝卸、包裝、加工等各環節的紐帶,保證物資供應鏈各個環節的信息的通暢和及時供給,創造物資流通的整體效用。
二、物流的分類
社會經濟領域中的物流活動無處不在,對于各個領域的物流,雖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對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圍、范疇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類型。在對物流的分類標準方面目前還沒有沒有統一的對物流進行分類的方法和標準。比較規范和便于研究的分類方法是按照物流系統的作用、屬性及作用的空間范圍、物流業主等不同角度對物流進行分類。
1. 按照物流所起的作用分類
(1)生產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生產物流指指原材料、燃料、外購件投入生產后,經過下料、發料、運送到各個加工點和存儲點,以在制品的形態,從一個生產單位(倉庫)流入另一個生產單位(倉庫),按規定的生產工藝過程進行加工、儲存的全部過程。生產物流區別于其他物流的最顯著特點是它與整個生產工藝過程伴生的,實際上已構成了生產工藝過程的一部分。只有合理組織生產物流過程,才能使生產過程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生產物流的重要性體現在如果生產物流均衡穩定,可以保證在制品的順暢流轉,縮短生產周期;如果生產物流的管理和控制合理,也可以使在制品的庫存得到壓縮,使設備負荷均衡化。因此,生產物流的合理化對工廠的生產秩序和生產成本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