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的歷史
一般而言,物流是與商流相伴生的,商品生產是物流產生的客觀基礎,然而,遠在商品流通出現之前,甚至人類還在進化的朦朧時期,物流這種形態就已存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勞動工具的運動以及后來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另一種形態--倉儲,都是物流的雛形。我國在先秦時期就形成了倉儲理論和思想,有"儲"與"商"兩個領域。在早期的物流活動中運輸和倉儲成為主體活動,主要表現在生產性和生產性的領域之中。
物流活動在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和交易行為中就存在。但物流作為一個與商流分離的獨立領域,形成的歷史還不長。
二、物流產生的根源和背景
1.物流產生的根源
(1)生產和消費在時間上的分離
人類社會開始商品生產之后,生產和消費逐漸分離,這就誕生了連接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流通。馬克思在描述流通的這種地位時說:"流通和生產本身一樣重要。"恩格斯也說過:"這兩種職能在每一瞬間都互相制約,并且互相影響。"2隨著工業文明的崛起,社會生產和消費水平及規模的擴大和發展,大生產和專業化分工方式的采用,使現代的生產和消費在空間、時間以及人這三個要素都表現為分離的形式。將生產和消費在空間上連接必須進行物資輸送;在時間上連接就需要進行物資儲存;將生產和消費的人進行連接,就需要進行商品的買賣與交換。商品的運輸、儲存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包裝、裝卸等物資實物流動即形成物流。
物流產生的根源就在于生產與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離。
20 世紀50 年代后由于生產的發展,產品逐漸豐富,這就使生產和消費的分離越來越普遍。但是生產和消費的有效連接卻存在著難度,而與此同時人們要求流通的時間卻越來越短。馬克思指出:"流通的時間越等于零或越接近于零資本的職能就越大,資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3產需分離、勞務分工的越來越徹底逐步擴大到城市分工、地區分工,進而走向大規模的集約化和國際化。這就需要依靠流通來彌補這種分離和分工,由此進一步促進了物流的迅速發展。
(2)經濟的必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各國經濟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石油危機的爆發使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企業開始面對提高利潤和市場條件不穩定的壓力。在大機器生產的條件下,流通成本相對于生產成本而言有上升的趨勢,影響了商品的競爭力,而在生產中依靠提高生產效率卻很難取得顯著降低費用的目的。物流作為提高生產效率、控制與減少成本一種途徑不斷的受到關注,促進了其發展。
2.物流產生的背景和條件
1950 年以后,經濟發展使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生產中各個重要的環節逐漸趨于專業化,物流與商流分離的情況更加突出。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大批量生產和銷售的實現,使生產成本相對下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市場的繁榮、商品的豐富,在流通領域出現了超級市場、商業街等大規模的物資集散場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使用現代的流通技術和設備,提高了物資流通的速度和能力,使得商品的流通成本相對于生產成本有了降低的可能和趨勢。經濟的迅速發展也使市場逐漸成熟,經營觀念由"生產導向"開始轉向"市場導向",一切都要適應市場的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務成為企業確保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物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從降低成本、產品連結和迎合市場營銷觀念的角度孕育而生。物流活動使其各個環節相互連接,實現物資的時間和空間效果,使原來處于分散、從屬、孤立的各項物流活動聯結起來,形成了一個物流大系統。
三、現代物流的產生
20 世紀初,人們開始重視降低物資采購及產品的銷售成本。技術的發展也為大批量配送提供了條件,物流就脫離了原有的"倉儲和運輸就是物流"或"配送就是物流"的傳統層面,作為一個產業孕育而生,逐步向組織化、系統化方向發展。